高层住宅10层污染最严重?

 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,尤其是微博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,其中一些传言难辨真伪,却广为流传,甚至引起人们的恐慌。为此,我们将选取部分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传言,由权威机构进行科学实验,以分辨其真伪。我们将不定期刊发《试“真”试“假”》栏目,再现实验全过程,并公布实验结论。如果读者对听到的传言有疑问,可随时@北青本地新闻的新浪微博,我们将努力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,找到事情的真相。

  实验缘由微博大量传言十层污染严重

  “十层左右楼层污染最大”的传言近日在微博上流传。传言称相对密集的高层住宅,都有“污染物高密度区域”, 这个区域距地面30米左右,也就是在9至11层之间。特别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的高层住宅,在刮风的时候,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,而是在9至11层之间上下“徘徊”。

  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网友支持,那么9层至11层是否真的是“污染物高密度区域”呢?记者请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公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,通过实验来辨别这一说法的真伪。

  实验准备两台测试仪器同时读取数值

  为准确,实验人员使用两台粉尘检测仪同时进行检测。本次实验选择的是一种便携式的仪器,所有的组件和仪器都装在一个黑色的手提箱中,并不是很沉。科研人员打开箱子,取出了一个青色的、辞典大小的仪器,这个只有几个简单按钮和一个小显示屏的就是粉尘检测仪。

  “它是美国进口的,仪器是利用90度直角光散射原理,利用内置气泵将气溶胶微粒吸入光学室中,再由光的散射量来测微粒的浓度。”科研人员告诉记者,不要小看这个貌似简化版“计算器”的仪器,它和传统的粉尘检测仪相比,不用传统仪器后续的称重等复杂程序,会直接显示即时的数值,从而可以让试验者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,“这样一套仪器的价格就接近10万元。”

  实验过程选楼道通风处使结论更准确

  公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所谓的“污染层”10层为基准,使用两台粉尘检测仪同时对10层和最高层、10层和高于1层的最底层各采样10分钟,再测量楼下地面的数据,最后再进行比对分析。

  对于选择楼道而不是居民住家,公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指出,这是由于住家的环境差异性太大,不同的生活习惯、装修、家具等都将对检测产生影响,因此选择楼道通风处反而更加准确。

  在实验的过程中,记者发现粉尘检测仪显示的即时数值几乎每秒都在变化,有时变化的幅度还非常大,在平地测试时,一辆小轿车从旁边缓慢开过,都能够使检测仪的数值从“0.07”变成“0.13”。“这是因为检测仪显示的是每秒的数据,试验的时间是10分钟,也就是说检测仪会采集到600个左右的数据量。”

  科研人员表示,大家一般认知的空气污染度指数是个“恒定值”其实是不正确的,那个其实是一个平均数,真正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数量会受很多因素影响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。

  实验结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楼层无关

 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三栋不同位置的高层楼房进行,按照检测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,其中一号楼位于小区内部,二号楼是一栋临街但检测位置背向的高层,三号楼则正好处在一个街角位置。“各楼层同一时间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,说明楼层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。”公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表示。

  实验支持

  本次实验特别感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公共实验室。该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底,集分析测试研究、分析测试服务为一体,是劳保所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面向所内各科研团队以及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测试服务。

  实地测量数据一览表

  本栏目由交通银行协办

  ■本版撰文/本报记者 樊宏伟

  ■摄影/本报记者 魏彤

  专家解读

  实验测量数值基本符合国标

  根据国家颁布的GB 11667-1989《居住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》规定,居住区大气中日平均可吸入颗粒物最高容许浓度为0.15毫克/立方米,本次检测中的数值基本都是符合国标的,并没有出现某一楼层的数值明显偏高的情况。

  “一号楼数值略高的情况,是因其当时段的空气污染度指数较高决定的,这从三栋楼的平地检测数值逐步降低可以看出。”

  “考虑到实验的差异性,各楼层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几乎是均匀的。”科研人员指出,测量人员及测试仪器的个体差异、天气、楼型、测量地点清洁度等诸多因素都将对最终得出的试验数值产生影响。
 

相关栏目